此次考察圆满完成了南大洋相关海域、南极大陆相关海域的考察任务,以及伊丽莎白公主岛的冰雪环境监测、天文观测和亚冰地形探测等全部任务中山站至南极冰穹A段。 实施了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中国气象科学院田彪在南极内陆完成了“南极东部冰气相互作用观测与模拟”和“南极内陆大气环境观测技术实验”两项核心任务。
苏玛罐(用于收集和储存挥发性有机物的空气采样罐)供图 采样田彪
田飙介绍,2022年12月12日,昆仑站班子成员从内陆出发,于今年2月25日返回中山站,完成中山站-圆顶(穹顶)段所有车站的内陆检查工作。一次,包括从中山站基地、泰山站、昆仑站、格罗夫山出发。 共计76天的考察时间创造了我国内陆科考史上单次内陆冰盖考察的最长记录!
南极内陆科考队在南极昆仑站合影/冯璐
在第三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气象部门的4名队员随队出征。 除返回田飚外,中国气象科学院赵守东、甘肃省气象局韩步龙、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牛斌将继续在中山站和大长城站,执行为期一年的例行气象观测任务。
科考期间,科考队利用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对中山站-穹顶A段7个在役气象站进行定标观测,评估气象站运行状况,提高气象站质量。监测数据; 沿途开展无人机飞行作业20余次,获取了部分气象站及周边地区的高精度正射影像; 发射GPS探空气球12次,完成无人机大气垂直廓线及相关站低空大气特征测量。
台山站发射GPS探空气球摄/冯璐
昆仑站开展无人机垂直剖面大气特征测量图/潘红帅
科考队还在沿途路段、泰山站、昆仑站开展相关大气本底观测试验; 完成台山站低温环境大气成分观测系统安装及稳定运行试验。
通过仪器在线连续观测、气瓶采样、无人机大气垂直廓线监测,科考队进一步探索南极附近相关大气成分浓度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差异,分析其浓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围绕南极东部冰盖冰气相互作用观测与模拟研究目标,新建熊猫700、格罗夫山、熊猫60三个自动气象站,进一步扩大我国自动气象观测的观测范围加强站网监控能力。
中国气象科学院科考队员田彪沿途设置自动气象站(从左至右依次为熊猫700、格罗夫山、熊猫60气象站)。 田彪 供图
据悉,第三十八次南极科考队气象部两名越冬队员刘伟新、陈诚随船返航。
中国气象报出品
扫一扫咨询更多
Copyright @ 2014-2024 easyqi.cn All Rights Reserved.易企优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32232号] 易企优成立于2014年,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优化营销服务为主营方向,集seo优化外包,seo网站优化,上海seo优化,上海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整站优化服务,让中小企业的网站达到订单与品牌快速飞跃。